以下是行车轮轮齿加工的主要方法和详细流程:
一、 核心加工方法:切齿
切齿是轮齿成型最关键的一步。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:
1. 成形法 (Form Cutting)
原理:使用切削刃形状与被加工齿轮齿槽形状完全相同的成型刀具,逐个齿槽地进行加工。
常用机床:
铣床:使用指状铣刀(用于大模数齿轮)或盘形铣刀在普通铣床上逐齿铣削。加工完一个齿槽后,分度头进行分度,再铣下一个齿槽。
刨齿机:使用成型刨刀进行加工。
特点:
优点:设备简单(可用通用机床),刀具成本低。
缺点:生产效率极低,精度较差(分度误差和刀具误差会累积),加工一致性不高。
应用:主要用于单件、小批量生产,修配,或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的齿轮。
2. 展成法 (Generating Method) - 主流方法
原理:模拟一对齿轮(或齿轮与齿条)的啮合过程。刀具相当于一个“假想齿轮”,它与工件毛坯按严格的速比啮合旋转(展成运动),在运动过程中,刀具的切削刃包络出工件的渐开线齿形。
常用机床及工艺:
滚齿 (Gear Hobbing):
刀具:滚刀,外形像一个蜗杆,沿轴向开有若干条容屑槽,形成切削刃。
原理:滚刀与工件相当于蜗杆与齿轮的啮合。滚刀旋转(主运动),工件按一定速比随之旋转(展成运动),同时滚刀沿工件轴向进给,以加工出全齿宽。
特点:连续切削,效率高,是加工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最常用的方法。精度可达很高水平。
插齿 (Gear Shaping):
刀具:插齿刀,外形像一个齿轮,切削刃有前角和后角。
原理:插齿刀上下往复运动(主运动),同时与工件按一定速比啮合旋转(展成运动),刀具每完成一次往复运动,工件相对刀具有一个径向的进给运动,直至达到全齿深。
特点:可加工滚齿难以加工的内齿轮、多联齿轮和带有台肩的齿轮。效率通常低于滚齿。
剃齿 (Gear Shaving):
刀具:剃齿刀,外形是一个高精度的斜齿轮,齿面上开有许多小槽以形成切削刃。
原理:这是一种精加工工艺。剃齿刀与已加工出的齿轮自由啮合,在啮合点处两者有相对速度滑移,剃齿刀上的切削刃借此从齿面上刮下极细的切屑。
特点:用于滚齿或插齿后的精加工,可修正齿形误差、降低表面粗糙度,提高齿轮的平稳性和噪音性能。但不能修正齿距误差。
磨齿 (Gear Grinding):
刀具:成型砂轮或碟形砂轮。
原理:最高精度的齿形加工方法。也分成型磨削(使用修整成齿槽形状的砂轮)和展成磨削(如螺杆砂轮磨齿)。
特点:可加工淬火后的硬齿面齿轮,精度最高,可修正热处理变形,但成本非常高,效率低。用于航空、汽车变速箱等高精度要求的场合。
珩齿 (Gear Honing):
原理:与剃齿类似,但使用含有磨料的珩磨轮与齿轮进行自由啮合。用于淬火后齿轮的光整加工,主要目的是降低表面粗糙度,去除毛刺,改善表面应力,对精度修正能力很弱。
二、 完整的轮齿加工工艺流程
以一个要求较高的汽车齿轮为例,其工艺流程通常是:
下料与锻造:将棒料锯切,然后加热锻造成齿轮毛坯形状。
正火:锻造后对毛坯进行正火处理,以消除锻造应力,均匀化组织,改善切削加工性。
粗车加工:车削外圆、端面、内孔等,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。
探伤:对锻件进行超声波探伤,检查内部是否有裂纹、夹杂等缺陷。
精车加工:以中心孔定位,精加工基准面(如内孔、端面)和齿顶圆等,为后续齿形加工准备精确的定位基准。
滚齿/插齿:在精基准上定位夹紧,进行展成法粗切齿,留出精加工余量。
倒角/去毛刺:对齿端进行倒角,防止后续热处理时应力集中和装配时磕碰。
热处理:进行渗碳淬火或感应淬火,使齿面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,心部保持一定的韧性。
精加工基准:热处理后零件会变形,首先需要磨内孔和端面,重新修正定位基准。
精加工齿形:
剃齿:如果热处理变形在可控范围内,对淬火前的齿轮进行剃齿作为精加工。
磨齿:对淬火后硬度高、变形要求严的齿轮,必须采用磨齿作为最终精加工。这是保证超高精度的关键步骤。
珩齿:对磨齿后的齿轮进行光整加工,进一步降低噪音。
清洗、最终检验、上油包装:使用齿轮测量中心等设备对齿形、齿向、齿距等进行100%或抽样检测。
总结
工艺方法 | 主要目的 | 特点 | 应用阶段 |
滚齿/插齿 | 齿形粗加工/半精加工 | 效率高,经济性好 | 热处理前 |
剃齿 | 齿形精加工 | 提高精度,改善表面质量 | 热处理前 |
磨齿 | 齿形超精加工 | 精度最高,可加工硬齿面,成本高 | 热处理后 |
珩齿 | 光整加工 | 降低表面粗糙度,改善噪音 | 最终工序 |
因此,行车轮锻件轮齿的加工是一个集成了锻造、切削、热处理等多种技术的系统工程,其中展成法(尤其是滚齿和磨齿)是现代批量、高精度齿轮制造的核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