锻造产品

我们专业生产车轮锻件30年,更专业才更有保障!

关于永鑫生

山西永鑫生锻造有限公司秉承品质保障,服务至上的理念,坚持用好态度做好锻件。
从源头开始,用严谨的生产工艺,严苛的检测流程,为用户的每一件产品把控好每一个环节,产品质量和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。

点击进入>

山西永鑫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


本公司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师家湾工业区,是一家专业锻造加工生产锻件的企业。专业生产车轮锻件、环形锻件、轴类锻件、筒体锻件、齿轮锻件、不锈钢锻件、大型法兰等各类金属制品的企业。

模切封面  1.jpg

新闻中心

最新的锻件资讯与锻件标准

更多新闻进入>
车轮锻件缺陷分类及处理方法

行车轮锻件的缺陷分类通常基于其成因、形态及出现阶段,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:1. 原材料缺陷夹杂物:钢液中残留的非金属杂质(如氧化物、硫化物)在锻压后形成。缩孔与疏松:铸造钢锭时收缩不均导致的气孔或空洞。偏析:化学成分不均匀,局部元素富集。表面裂纹:原材料在轧制或运输中产生的表面损伤。2. 锻造工艺缺陷折叠:锻压时金属流动不当,表层金属被卷入内部形成的缝隙。裂纹(热裂/冷裂):热裂:高温锻造时因应力或

112025.05
锻造车轮淬火介质选择指南

在锻造车轮锻件的淬火过程中,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对确保材料的力学性能、减少变形和防止开裂至关重要。以下是选择淬火介质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及常见介质的适用性分析:1. 材料特性碳含量与合金元素:低碳钢/低合金钢(如20MnSi):通常采用水或盐水淬火,因其临界冷却速率较高。中高碳钢/合金钢(如60Si2Mn、42CrMo):需选用冷却能力适中的介质(如油或聚合物溶液),避免开裂。a高合金钢(如GCr15

112025.05
锻造车轮锻件润滑剂选择指南

在锻造行车轮锻件时,非石墨型热精锻润滑剂因其环保性、高温稳定性和优异的润滑性能,逐渐成为传统石墨润滑剂的替代选择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非石墨型润滑剂及其特点:1. 水基合成润滑剂成分:高分子聚合物(如聚丙烯酸钠)、无机盐、极压添加剂等。特点:高温下形成均匀陶瓷状润滑膜,减少模具与工件的摩擦。无石墨粉尘,改善车间环境。冷却性能好,可延长模具寿命。应用:适用于高温精密锻造(如铝合金、钢制车轮)。2. 玻璃

112025.05
起重机车轮锻件加热方法详解

起重机行车轮锻件的加热是锻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锻件的质量和性能。以下是常用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:1. 常用加热方法(1) 燃气炉加热原理:利用天然气、液化气或煤气燃烧产生高温加热坯料。优点:温度可控(可达1200℃以上)、加热均匀、适合大批量生产。应用:中大型车轮锻件(如直径>500mm)。(2) 电阻炉加热原理:通过电热元件辐射加热,温度精准可控。优点:氧化少、温度均匀(±10℃)、自动

112025.05
起重机行车轮锻件锻造工艺详解

起重机行车轮锻件的锻造工艺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、结构强度和使用要求,通常采用自由锻或模锻工艺。以下是典型的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:1. 材料选择常用材料:优质碳素钢(如45#、50#)、合金钢(如42CrMo、35CrMo)或锻钢(如S34MnV)。材料检验:确保化学成分合格,低倍组织无缺陷。2. 锻造工艺流程(1) 下料锯切或火焰切割坯料,尺寸需考虑烧损量和加工余量(通常直径方向留5%~10%余量

112025.05
起重机车轮锻件毛坯制备工艺

起重机行车轮锻件的毛坯制备需综合考虑材料选择、锻造工艺和质量控制,以确保其承载能力、耐磨性和安全性。以下是关键步骤和要点:1. 材料选择常用材料:优质碳钢(如45钢、60钢):适用于中小型车轮,成本较低。合金钢(如42CrMo、65Mn):高强度、耐磨,用于重载或高速起重机。特殊工况:极低温或腐蚀环境可选不锈钢或低温钢。标准要求:符合GB/T 699(碳钢)或GB/T 3077(合金钢)等标准。2

012025.05
车轮锻件毛坯下料工艺详解

车轮锻件毛坯的下料是锻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,需综合考虑材料利用率、加工效率和后续锻造质量。以下是详细的下料步骤和注意事项:1. 确定下料尺寸体积计算:根据锻件成品图纸计算净体积,增加烧损(约2%~5%)、飞边损失(约10%~20%)和加工余量,得到毛坯总体积。直径与长度:圆棒料直径应接近行车轮锻件轮辋或轮辐的主要截面尺寸,减少锻造时的金属流动距离。长度按公式计算:L=V毛坯π(D/2)2L=π(D/

012025.05
起重机车轮锻件模锻操作要领详解

起重机行车轮锻件模锻操作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艺过程,需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确保锻件质量和性能。以下是关键操作要领:1. 坯料准备材料选择:选用优质合金钢(如42CrMo、65Mn等),确保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符合标准。下料精度:采用锯切或火焰切割,控制坯料尺寸公差(通常±2mm),避免重量不均影响成型。加热规范:预热至800℃左右,再加热至始锻温度(1100~1200℃),避免过热或过烧;保温时间按

012025.05